“野蛮生长期”靠改革才能终止

【来源:新华网 | 发布日期:2016-08-31 】 【选择字号:

随着行政审批的逐步放权,一些地方的非行政审批事项却在“野蛮生长”。

季礼摘自《福建日报》

作者:乔新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

从一定意义上说,中国改革是简政放权的改革。无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自下而上的承包体制改革,还是本世纪实行的简政放权改革,都旨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,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和效率最大化。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漏洞,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制度缺失的问题。一些市场主体设法利用我国体制机制转换中出现的制度缺陷,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攫取巨额财富,这种现象被一些改革参与者称为“野蛮生长期”。

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,“野蛮生长现象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。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,必然会出现制度滞后和某些失误,会让一些人从中获得不当利益,也会破坏现代法治原则,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。

改革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革命,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原则,必须随时随地征求人民的意见,并且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改革的唯一标准。在资源配置改革中,消除“野蛮生长现象”,必须强调改革的人民主体性,实际上就是要坚持“程序正义”的原则,既要强调改革的效率,同时又强调改革的公平;既要强调改革的目的,大力发展生产力,同时也要强调改革的手段,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,让人民成为改革的主人翁。

改革是一个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,改革也是一个社会利益不断分化和再协调的过程。在改革的过程中,政府应当恪尽职守,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制定改革的方针路线,但是政府不能大包大揽。如果强调政府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改革就会回到政府主导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;如果政府在改革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,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政府承担就增多。改革不是为了建立无所不能的“保姆”制度,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科学性问题,政府的归政府,市场的归市场。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,中国的改革才能成功。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,改革是一个不断寻求共识的过程,因此,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辅之以政治体制改革,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来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。只要政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改革就会无往而不胜。不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还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共享经济,都是人民群众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来的资源配置模式。只有不断完善体制机制,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,改革才有不竭的动力。

改革是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,改革也是一个财富不断分配的过程。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,这些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,不断地找到化解矛盾和分歧的途径,另一方面必须及时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,以法律的形式将改革成果固定下来,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改革成本,最大程度压缩“野蛮生长期”,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改革具有可持续性。

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,改革无处不在。当今中国改革与历史上的变革根本区别就在于,中国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,是在充分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之上,不断地探索实现人民权利的伟大历史进步。改革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,改革也是为了上层建筑的完善。全面深化改革,不断完善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和生态体制,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就会使中国昂首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在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地把握人民主体的基本原则,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,把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追求目标。在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,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局部性的社会冲突。但是,只要了解并尊重改革的基本规律,就能勇敢地直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,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通过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,将改革引向正确的轨道,中国的改革就会消除“野蛮生长现象”。改革不是产生问题的根源,而是消除问题的重要方法。

编办概况